春风拂绿野,药香沁心田。3月27日,中医与康复系师生走进校园“杏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”,开展“药香满园践初心”主题中药材种植活动。学生们在翻土播种、育苗养护中感悟中医药文化精髓,上了一堂生动的“劳动思政课”。

1.劳动课堂:从理论到实践,解锁中医药“活教材”
“桔梗的播种深度要控制在5厘米,株距10-15厘米”“黄芪播后镇压保墒”活动现场,中医药学专业教师化身“田间导师”,一边示范松土、挖沟、培土等农事技巧,一边讲解黄花鸢尾、枸杞子、白芍的生长习性与药用价值。学生们分组协作,挥锄整地、播撒种子、铺设滴灌带,在躬身实践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劳动技能。“以前只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见过药材图谱,今天亲手种下药苗,才真正理解‘中药之道在于天地人和’的含义!”2024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王幼帆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感慨道。


2.劳动赋能:以“劳”育德,以“动”促康
此次种植的中药材有10余种,后期将由学生全程参与管护、采收及炮制。系部将创新构建“种植—培育—加工—应用”劳动教育链:后续或将组织学生制作药膳产品,并深入校园开展中医药文化公益服务,实现劳动价值转化。“挖土时腰背要挺直,下蹲姿势能锻炼核心肌群”,康复治疗专业教师还将中医导引术融入劳作间隙,指导学生通过活动科学缓解疲劳,让劳动过程成为康复体能训练的实践场景。

3.文化传承:让中医药智慧扎根青春沃土
“一株草药承载的是千年文明,一次弯腰践行的是育人初心。”中医与康复系党总支副书记胡丽芬表示,此次活动是学校推进“五育融合”的重要举措,通过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,引导学生在泥土里读懂“躬行践履”的治学精神,从药香中感悟“大医精诚”的职业信仰。
未来,我系将持续建设“中医药+劳动教育”特色课程体系,打造校园“药圃研学”的实践品牌,让劳动教育成为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“养心良方”。